没有得到赔偿可以先出谅解书吗
台州黄岩律师
2025-05-09
结论:
不建议在未获赔偿时先出具谅解书,应先达成赔偿协议并获赔偿后再出具。
法律解析:
谅解书在司法实践中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轻处罚的考量因素。若未获赔偿就出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因已获谅解而降低赔偿积极性,使被害人索赔困难。从法律保障角度,应先就赔偿事宜达成明确协议,以书面形式确定赔偿金额、方式、时间等内容,待实际获得赔偿款项后,再出具谅解书,如此可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若在赔偿和谅解书出具方面遇到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权益。✫✫✫✫✫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分析:
(1)谅解书在司法实践中会影响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量刑,是从轻处罚的考量因素。
(2)若未获赔偿就出具谅解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认为已得到谅解,降低赔偿积极性,使得被害人后续索赔面临困难。
(3)为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应先就赔偿事宜与对方达成明确协议,用书面形式确定赔偿金额、方式、时间等关键内容。
(4)只有在实际获得赔偿款项后,再出具谅解书,这样能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实现。
提醒:
在涉及谅解书和赔偿问题时,要谨慎操作,严格按先赔偿后出谅解书的顺序,避免权益受损。不同案件情况有别,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不建议未获赔偿就出具谅解书。谅解书是被害人或家属对嫌疑人表示谅解的文书,在司法中是从轻处罚考量因素。
2.若先出谅解书,嫌疑人可能因已获谅解而降低赔偿积极性,让被害人索赔变难。
3.应先与对方就赔偿达成明确协议,用书面确定赔偿金额、方式和时间,拿到赔偿款后再出谅解书,保障自身权益。✫✫✫✫✫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未获赔偿时先出具谅解书存在风险,不建议这样做。谅解书在司法实践中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轻处罚的考量因素,若提前出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因已获谅解而降低赔偿积极性,造成被害人后续索赔困难。
2.为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应先就赔偿事宜与对方达成明确协议,以书面形式确定赔偿金额、方式和时间等内容。
3.待实际获得赔偿款项后,再出具谅解书,确保赔偿得到落实,避免后续陷入索赔困境。✫✫✫✫✫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不要在未获赔偿时出具谅解书。因为一旦提前出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会因已获谅解而降低赔偿积极性,使被害人索赔困难。
(二)先与对方就赔偿事宜达成明确协议,要把赔偿金额、方式、时间等内容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
(三)在实际拿到赔偿款项之后,再出具谅解书,这样才能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所以,在赔偿未落实时不轻易出具谅解书,是保障被害人权益,合理推动刑事和解程序的做法。
不建议在未获赔偿时先出具谅解书,应先达成赔偿协议并获赔偿后再出具。
法律解析:
谅解书在司法实践中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轻处罚的考量因素。若未获赔偿就出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因已获谅解而降低赔偿积极性,使被害人索赔困难。从法律保障角度,应先就赔偿事宜达成明确协议,以书面形式确定赔偿金额、方式、时间等内容,待实际获得赔偿款项后,再出具谅解书,如此可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若在赔偿和谅解书出具方面遇到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权益。✫✫✫✫✫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分析:
(1)谅解书在司法实践中会影响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量刑,是从轻处罚的考量因素。
(2)若未获赔偿就出具谅解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认为已得到谅解,降低赔偿积极性,使得被害人后续索赔面临困难。
(3)为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应先就赔偿事宜与对方达成明确协议,用书面形式确定赔偿金额、方式、时间等关键内容。
(4)只有在实际获得赔偿款项后,再出具谅解书,这样能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实现。
提醒:
在涉及谅解书和赔偿问题时,要谨慎操作,严格按先赔偿后出谅解书的顺序,避免权益受损。不同案件情况有别,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不建议未获赔偿就出具谅解书。谅解书是被害人或家属对嫌疑人表示谅解的文书,在司法中是从轻处罚考量因素。
2.若先出谅解书,嫌疑人可能因已获谅解而降低赔偿积极性,让被害人索赔变难。
3.应先与对方就赔偿达成明确协议,用书面确定赔偿金额、方式和时间,拿到赔偿款后再出谅解书,保障自身权益。✫✫✫✫✫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未获赔偿时先出具谅解书存在风险,不建议这样做。谅解书在司法实践中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轻处罚的考量因素,若提前出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因已获谅解而降低赔偿积极性,造成被害人后续索赔困难。
2.为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应先就赔偿事宜与对方达成明确协议,以书面形式确定赔偿金额、方式和时间等内容。
3.待实际获得赔偿款项后,再出具谅解书,确保赔偿得到落实,避免后续陷入索赔困境。✫✫✫✫✫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不要在未获赔偿时出具谅解书。因为一旦提前出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会因已获谅解而降低赔偿积极性,使被害人索赔困难。
(二)先与对方就赔偿事宜达成明确协议,要把赔偿金额、方式、时间等内容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
(三)在实际拿到赔偿款项之后,再出具谅解书,这样才能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所以,在赔偿未落实时不轻易出具谅解书,是保障被害人权益,合理推动刑事和解程序的做法。
下一篇:暂无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