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中要如何认定实际履行

台州黄岩律师 2025-04-09
法律分析:
(1)履行行为真实性是认定实际履行的基础。当当事人切实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践行合同义务,这表明其履行的真实意愿,与通过欺骗获取财物的行为有本质区别。
(2)履行程度至关重要。完成合同主要部分且积极处理剩余部分,说明在实际推进合同履行;仅履行少量非关键义务并逃避主要义务,则难以认定为实际履行。
(3)履行诚意可通过当事人的态度和行为体现。积极沟通、协商解决问题能证明有诚意履行;故意拖延、设置障碍则反映出缺乏履行诚意。
(4)履行能力也是重要判断因素。有能力却不履行,或夸大能力后无法履行,会对实际履行的认定产生不利影响。

提醒: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要确保自身有真实履行意愿和能力,积极履行合同义务,避免因上述问题引发合同诈骗罪风险,案情不同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1.认定合同诈骗罪中的实际履行可从履行行为真实性、履行程度、履行诚意和履行能力四个方面判断。当事人真实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履行合同义务,非虚构事实骗财,可认定有实际履行行为。
2.履行程度上,完成主要部分且积极履行剩余部分通常视为实际履行,仅履行少量非关键义务逃避主要义务则可能不算。
3.履行诚意方面,积极沟通协商解决问题体现诚意,故意拖延设置障碍则缺乏诚意。
4.履行能力也很重要,有能力却不履行或夸大能力后无法履行,会影响实际履行的认定。

建议在签订合同前充分了解对方履行能力和诚意,合同履行中及时沟通协商解决问题,若发现对方有欺诈迹象及时采取法律措施维护权益。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结论:
合同诈骗罪中认定实际履行可从履行行为真实性、履行程度、履行诚意和履行能力四个方面判断。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合同诈骗罪是通过欺骗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判断是否有实际履行行为,首先看履行行为是否真实,真实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履行合同义务才是实际履行,而非以欺骗手段获取财物。履行程度方面,完成主要部分且积极履行剩余部分通常算实际履行,只履行少量非关键义务则可能不算。履行诚意很重要,积极沟通解决问题体现诚意,故意拖延、设置障碍则缺乏诚意。履行能力也会影响认定,有能力不履行或夸大能力后无法履行都不利于认定实际履行。如果大家在合同事务中遇到关于实际履行认定的疑惑,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获取更精准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一)履行行为真实性:重点关注当事人是否有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履行合同义务,若存在虚构事实骗财行为,则不能认定为实际履行。
(二)履行程度:已完成合同主要部分且积极履行剩余部分,可视作实际履行;只履行少量非关键义务、逃避主要义务的,不构成实际履行。
(三)履行诚意:积极沟通、协商解决履行问题表明有诚意;故意拖延、设置障碍不履行则缺乏诚意。
(四)履行能力:有能力却不履行,或夸大能力后无法履行,会影响对实际履行的认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判断是否构成此罪时,要综合考量是否有实际履行行为等因素。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合同诈骗罪中,认定实际履行可从以下方面判断:
一是履行行为真实性。当事人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履行合同,而非骗财,可认定有实际履行。
二是履行程度。完成主要部分且积极履行剩余部分,算实际履行;只履行少量非关键义务,不算。
三是履行诚意。积极沟通解决问题有诚意;故意拖延、设障则缺乏诚意。
四是履行能力。有能力不履行,或夸大能力后无法履行,影响实际履行认定。

相关文章

普陀区看守所电话 宁波北仑区律师 海盐律师 诸暨律师 缙云刑事律师 杭州上城法律咨询 慈溪法律咨询 东阳法律咨询 宁波市江北区律师网 九江市刑事律师 杭州市临安区取保候审律师 平阳县取保候审律师 景宁县取保候审律师 慈溪市刑事律师咨询 杭州市余杭区律师网 九江房产律师 常山刑事律师 三门刑事律师 金华金东律师 台州黄岩律师 宁波海曙法律咨询 龙港法律咨询 泰顺法律咨询 永康法律咨询 温州瓯海刑事律师 云和刑事律师 湖州南浔法律咨询 衢州法律咨询 衢州刑事律师 宁波镇海律师事务所